新西兰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最新失业率数据维持在5.1%水平,略好于预期,但作业商场仍然处于十分严峻的境况,存在不少“隐忧”。
Alex Tan是一名马来西亚华裔,在47岁时带着妻儿来到奥克兰期望寻觅新生活。
让他想不到的是,尽管自己曾经在多家国际化企业任职,各方面技术和阅历都很优异,但是自己申请了400份作业,面试了21次,过了8个月,仍然找不到一份适宜的作业。
在许多面试中,Alex收到的反应要么是“资格过高”,要么是“缺少新西兰本地阅历”。
他觉得,有些新西兰的雇主仍然抱有“村庄心态”(village mentality),倾向于聘请和自己文明背景类似的人。
并且被报导的事例仅仅少量,更多移民可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,被迫失掉过许多时机。
曾有新西兰记者在2004年做过一个测验:用技术相同,族裔分别是华裔/本地Kiwi的简历去找猎头公司,成果本地简历被拒的份额只要3%,而亚裔被拒的份额却高达27%。
在一场由MC律师事务所举行的种族多样性座谈会上,奥克兰企业转型参谋和社区首领Ravi Nyayapati共享了自己作为亚裔移民的阅历。
“我曾经在一家咨询公司作业了4、5年,有一次大型招聘时,担任的搭档说,‘这人的姓名太难念了,下一个’。”
Ravi说:“这个搭档人很好,是我见过最好的人,但他也会看着简历说‘这人的新西兰本地阅历不足’,然后就筛掉那些简历。
依据新西兰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年度报告,尽管亚裔职工在公共服务部门的份额逐年上升,2024年已达到15.9%,但在高档管理层中,亚裔仅占3.3%。
尽管比照过往,现在的新西兰在对待少量族裔的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进,但这不代表没有问题。
Ravi说:“我见过有海外表里全科医师学位的移民在PaknSave推购物车。
“他们有技术,但有东西阻止了他们的作业开展,咱们要做的便是铲除这些妨碍。”
Ravi觉得,与其等候社会全体改变,移民本身尽力,相同能为自己乃至整个集体带来好的影响。
除了陈词滥调的加强言语技术、学习本地文明外,他说到两个很简单,但又十分有用的方面。
“在新西兰,‘你知道谁’比‘你懂什么技术’更简单左右你的开展,我本质上是一个i人,交际关于我来说很难,但终究我仍是学会了怎么去交际和拓宽人脉,这是有必要要做的。”
另一方面,融入当地社会对一名移民来说很重要,但有时“做自己”相同能够使你获得成功。
“百年日本公司OG在新西兰收买过本地纸浆和包装事务,我其时参加了免职程序和拆分的作业,亲眼目睹他们在恪守新西兰法令和法规的一起,仍然坚持日本文明中心的运作方法。
“你能在这儿获得巨大成功,一起也能不失掉你的独特性,乃至将它们变成你的中心竞争力。
Ravi呼吁:“咱们不能够再等候别人为咱们发声。是时分咱们自己站出来,叙述咱们的故事,争夺咱们的权力。”
MC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汪君尊律师表明,她十分了解移民在求职进程中所面对的应战。
汪律师说,当年自己从法学院毕业时,也曾由于华人姓氏而在求职时吃过亏,所以她一直期望能够协助更多人,为我们“搭把手”、“撑把伞”。
她说,无论是在作业主张,仍是人脉资源方面,自己都愿意为有需求的朋友供给量力而行的支撑。
此外,MC会定时举行包含酒会在内的交际活动,现在更 为有需求的华人朋友推出了免费的法令咨询服务。
每周一下午2~3点或6~7点期间,MC华人法令团队会供给每人15分钟的1对1线上咨询(电话或在线视频)。
每一位朋友的预定都十分宝贵,但由于名额有限,律师团队成员会按预定次序组织咨询。